时间:2024-09-24 16:33:14 来源: 生命时报
儿童青少年本应快乐无忧、充满活力,却成为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。2021年,《儿童心理学与精神病学》杂志发布流调数据显示,我国6~16岁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达17.5%,高于成年人(16.6%)。
2023年,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世界联络部发布《中国青年发展报告》指出,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,约3000万人有情绪和行为问题。
“202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”主题宣传活动中,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、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透露数据显示,我国6~16岁学生人群中,精神心理疾病患病儿童得到合适诊断和治疗的比例不到20%。
孩子心理问题困扰全球
公开数据显示,我国未成年人精神专科和综合医院心理科门诊人数逐年递增。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统计数据为例,2006年儿童精神科门诊量为2.6万余人,2020年达到5万余人。
《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(2021~2022)》显示,抑郁风险会随年级增长呈上升趋势,小学阶段存在抑郁风险的学生占一成左右,重度抑郁风险检出率为2.1%~3.1%;
初中阶段两种问题的风险,前者约占两成,后者达到4.8%~6%。特别是疫情后,潘霄临床观察发现,心理门诊接诊量多了近1/3。
不仅是中国,欧美儿科专家也发出警告,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恶化到“令人震惊”的程度。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显示,该国约1/7的孩子至少有一种心理健康问题,其中半数未接受治疗。
据法新社报道,一项针对法国儿童的心理健康普查显示,6~11岁儿童中,13%可能患有至少一种心理疾病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《2021年世界儿童状况》报告显示,2020年,全球10~19岁儿童青少年中有超过13%的人患有精神疾病。
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被“心病”困扰?潘霄认为,问题出在“三圈一点”上。如果将儿童青少年视为“一个点”,他们生存的环境离不开“三个圈”:
社会大环境、学校中环境和家庭微环境。社会上,大环境复杂多变、竞争压力加剧、信息过载,可能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冲击,而网络游戏、社交媒体的普及可能导致孩子沉迷其中。
学校中,不断增加的课业压力、师生关系不和谐、同伴关系冲突,以及校园欺凌也可能引发孩子的心理问题。家庭里,父母严厉惩罚、过度干涉和保护、亲子缺乏沟通,可能成为孩子心理问题的另一诱因。
从孩子自身来看,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,孩子们相对缺少吃苦耐劳的经历,心理韧性差,加之缺乏足够的体育运动和户外活动,容易引发心理问题。
不及时干预影响终身
潘霄坦言,由于治疗不及时,很多孩子的心理长时间处于亚健康状态。这其中既有家庭自身的局限,也有来自社会的阻碍。
家长认识不足。潘霄表示,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比成年人更隐秘,最先被注意到的也许不是情绪异常,而是躯体不适,因此容易被忽略。
同时,不少家长认为只有当孩子的情况严重到一定程度时才需要心理治疗,导致延误就诊。此外,当孩子出现学习障碍时,家长会误以为不专心、不用功,从而错失了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时机。
“一些家长因为担心孩子的隐私被泄露,或被学校、社会标签化,影响未来升学和就业,往往会拒绝向专业人员求助或不配合治疗。”潘霄无奈地表示,这种病耻感不仅影响家长的决定,也可能降低孩子寻求帮助的意愿。
社会资源短缺。防治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,需要学校、家庭、医疗机构多方协同,但我国近来仍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转介途径。
作为干预孩子心理问题的重要场所,学校现有的资源和机制有限,难以及时获得学生进入心理危机状态的信息,也无法对处于心理危机的学生做出主动快速反应。
此外,诊疗资源和服务能力相对不足。潘霄表示,我国儿童精神科医生和床位数量严重不足、儿科医生水平有待提高、精神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等诸多困境,都阻碍了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的诊疗。
2019年,《柳叶刀-精神病学》刊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研究指出,中国儿童精神科医生人数不足500人,且分布不平衡,无法满足患儿需要。
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也表示,近来我国有一半的县级城市连一个儿童精神科医生都没有。
“心理问题很难自愈,其中七成以上需要经过医学干预和治疗。”潘霄以注意缺陷为例,这是一种以注意力无法持久集中、过度活跃和情绪易冲动为主症的神经发育障碍,
如果不进行早期干预,会逐渐发展为对立违抗障碍,即对权威的消极抵抗、挑衅和敌意等行为。
因此,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这类异常,必须及早到心理科就诊,通过专业评估,持续的药物治疗和行为干预,达到缓解症状,提升患儿日常功能表现,并减少行为问题等目的。
若放任不管,患儿会出现反复、持续性的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。
潘霄强调,儿童青少年时期发现心理健康问题而不及时干预,可能影响终身,很多成年人的心理缺陷就来自幼年的不良情绪。
“家校社”从源头预防
心理健康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,预防、筛查、评估、干预,每一个环节都需要“家校社”各方协调配合、全员关注、全程参与。
加强心理健康教育。卫健委、教育等相关部门可通过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,提高家长、教师和社会各界对于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的重视程度,提升国民心理健康素养。潘霄建议,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体系,制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标准。
构建心理健康全周期管理。做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室建设,加强师资力量配备。将心理问题筛查纳入每年学生体检项目,逐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,定时评估学生心理状况,全周期动态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。
与此同时,可以由专职心理教师开展心理健康课程,清华大学团队通过与广东省云浮市教育局合作,对初壹、初二年级在校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干预,结果表明,经过干预后,学生的焦虑、抑郁程度有所下降,自伤自杀相关意念有所减弱。
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和人才培养。教育、卫生部门应对学校教师、精神科医生、心理询问师、心理热线工作人员、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。扩大儿童精神科医学生培养规模,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待遇。
加快诊疗服务体系建设。建立国家及省级、地区儿童精神心理疾病诊疗中心,辐射带动地市、县儿童精神心理专科建设。建立科学有效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筛查、发现、询问、治疗全程服务体系。
要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,必须从源头抓起。作为奋斗在一线的心理医生,潘霄呼吁,相关部门应扎实推进“双减”工作,减轻儿童青少年的学业负担,缓解其学习焦虑感。
学校应科学合理地安排课间休息和文体活动,多关心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况,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课程,加强心理疏导工作。
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,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,改变不良的教育方式,多一些正向鼓励、关注和陪伴,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。
孩子们要多参加户外活动,沐浴在阳光下,奔跑在绿地上,对心理健康有极大帮助。
潘霄提醒,由于孩子的心理问题具有一定隐匿性,家长要及早识别潜在的“求助信号”:一是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是否有明显变化,比如睡眠习惯改变,包括失眠、早醒、睡眠过多,或是食欲特别不好、暴饮暴食;
二是看孩子的情绪变化大不大,独处的时间是否越来越长;三是看注意力是否集中,对平时感兴趣的事情态度如何;四是孩子的情绪和行为是否给家人带来了麻烦和痛苦。“
如果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苗头,应先去精神科或心理科就诊,明确病情,再积极配合医生坚持治疗,千万不能半途而废,否则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后果。”